News
新聞資訊
首頁 關于鈴茂 新聞資訊 《2023數字經濟十大趨勢》:經濟增長“第二曲線”作用加速釋放

《2023數字經濟十大趨勢》:經濟增長“第二曲線”作用加速釋放

發布時間:2023.08.17

《2023數字經濟十大趨勢》.jpeg

8月16日,由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汕頭開幕。會上,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副總工、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劉權發布《2023數字經濟十大趨勢》。

具體來看,數字經濟呈現出了十大發展趨勢:

一是算力網絡布局加快,協同融合成爲發展主線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從“通用算力集中部署”向“多樣性算力按需供給”加快轉變,全面融入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,圍繞算力協同融合的産業創新動力将持續增強。目前,我國已批複25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。部署推動超算互聯網,首批15家區域、高校超算中心意向入網。

二是機構統籌地位确立,數據市場建設多點突破。國家數據局正式組建,将加快推進央地協同、縱橫貫通的數據治理體系建設,确權授權、供給流通、收益分配、安全監管等制度供給将不斷明晰,以數據開發利用爲核心、以多樣化服務生态爲支撐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将提速發展。

三是創新路線持續轉變,數字産業聚力内生增長。人工智能大模型或将引發産業創新範式深刻變革,智能應用驅動産業高端化升級步伐加快,智能網聯汽車等優勢産能國際化發展日漸成勢,全力打造未來競争力新支點有關報告顯示,我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已發布79個,中美大模型規模超過全球總數的80%

四是供需兩端雙向發力,數字化轉型破局深水區。各地産業數字化轉型更加深入,政策、産品、服務、标準等轉型供給不斷豐富,行業标杆示範效應加速釋放,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生态加快構建,特色化轉型方法、市場機制和典型模式将大量湧現

五是智能創造新興需求,數字消費拉動供給升級。數字産品和服務開啓新一輪智能化升級,直播經濟、“新消費”“新國潮”等模式再度激活網絡消費空間,文博、電影、旅遊等數字化創新加快,智慧商圈、數字景區等沉浸交互式場景大量湧現,不斷創造消費新動能。

六是技術場景集成創新,數字政府走向善治惠民。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應用賦能下,政務數據貫通步伐加快,政府業務流程、決策方式、建設運營模式加快變革創新,“一網通”政務服務場景不斷豐富優化,數字政府“善治”“惠民”能力持續提升。AI大模型+政務服務小步試水;圍繞服務場景建設,一體化數字政府平台加快多跨數據協同,倒逼流程改革和模式創新,催生更多“一網通”惠民服務。

七是區域發展集聚成勢,助推城鄉融合進程提速。一方面,數字經濟發展深度融入重大區域戰略,中心城市數字經濟紅利外溢帶動區域加速整體升級,數字經濟産業集群與城市群融合發展态勢日益突顯。另一方面,在省級戰略統籌下,數字經濟發展不斷走深走細,逐步與各地市的經濟創新發展需求形成同頻共振,将成爲激活縣域發展新活力的重要引擎。

八是包容審慎調整優化,數字治理更趨健康公平。數字治理始終堅持包容審慎原則,以發展爲前提,不斷适應技術擴散規律和特點,在調整優化中增強政策的協同性和穩定性,平台經濟治理機制更加靈活,公平有序競争環境加快建設,網絡空間生态治理持續完善,全方位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。調研顯示,2023年一季度,我國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台企業通過自主投資或子公司投資等方式加大投資力度,在芯片、自動駕駛、新能源、農業等領域投資占比不斷提高,環比提升了15.6個百分點。

九是制度和産業并行發展,數字安全築牢發展基石。科技倫理日益成爲數據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,中央、地方、行業等不同層面的相關治理制度不斷完善,AI驅動的數據安全産業創新發展步伐加快,助力提升數字經濟安全發展水平。互聯網算法領域成爲AI監管重點。

十是多極格局不斷演化,高水平開放探索中前行。當前,全球數字經濟呈現多級演化态勢,西方國家圍繞數字技術主導權展開競争博弈,新興經濟體以國家利益爲前提開展數字合作,關鍵議題包括:算力自主、數據流動、算法競争。面對國際格局調整大勢,我國擴大多元化數字貿易,共建數字經貿合作機制平台,倡導數字經濟治理國際規則“中國方案”,持續探索數字經濟的制度型高水平開放發展路徑。

“當前,數字經濟在拉動投資、消費、貿易、就業等領域回歸常态化增長的同時,助力經濟固本培元,推動從修複性增長向内生式增長的快速轉變。”劉權說。其中,投資方面,電子信息制造、軟件等領域投資增長超過工業平均水平,成爲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。

作者:齊旭   轉載:中國電子報、電子信息産業網